75年来首次!越南陆军携实弹兵器穿越广西,中越合作共办盛事
7月21日,一支越南陆军队伍带着实弹武器走进了中国广西,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打仗的前奏,而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军方合作。
据国防部透露,这是中越建交75年来,两国陆军第一次联合出动,启动了叫作“携手同行—2025”的联合演练。
这次军演其实也暗藏了不少玄机,反映出双方在地区局势中的一些考量和意图。
跨越雷区的握手
7月21日下午,龙邦口岸的监控画面拍到一幕:越军运输车队经过界碑,每辆车都装着贴有越南化标签的绿色铁箱,场面挺引人关注的。
当中方人员用金属探测器进行扫描时,越南军官主动打开箱子,里头整齐地摆放着STV突击步枪,弹匣都单独放着,据说这是越南现役最先进的步枪。而主动展示实弹装备,等于把他们的战术底牌都亮出来了。
更能引起兴趣的是接下来的安排,根据联训指挥部的公告,越南方面的所有武器经过点清后,都贴上了中越双文封条,然后由解放军的装甲运输车统一护送到百色演习场。
这种“越方供武器、中方负责运送与保管”的做法,在东盟国家联合军事演练中还属首次,军事专家说:“以往的跨境演练多是象征性地带点武器,此次采用的实弹共管理机制,比2017年中俄联合反恐演习时的武器管理还要细致。”
铁路网上的战略转身
在军演准备的这段时间里,越南政府暗中推动了一些配套体制改革,到了6月底,越南国会审议通过了省级行政区合并的法案,把原先的63个省级单位缩减到34个。
河内智库的报告指出,广宁省和谅山省即将组成“北部边境经济区”,这两块地方正好位于中越跨境铁路的重要枢纽位置。
行政区的压缩让演习后勤运转效率明显提升,运输专家算了算账:从河内到广西的装备运输时间缩短了30%,正好配合9月计划开通的中越准轨铁路的安排。
挺耐人寻味的事儿就在联训开始前三天,越南交通运输部突然宣布暂停由日本承建的南北高铁项目的评审工作。官网上显示,他们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项组,专门研究中国高铁的技术标准。
这事儿跟越南军方高层最近的表态挺搭界的:国防部长潘文江在《人民军队报》里写文章时特别强调“陆地边境安全是第一要务”,也被外媒解读成越南把战略重心从南海转移到陆地边界上了。
被重新定义的“邻居”
越南近年来逐渐明确了“向北看齐”的战略调整方向,今年4月30日,越南庆祝西贡解放50周年时举行了阅兵典礼,而中国的仪仗队首次受邀在河内街头亮相,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外交信号了。
更让人注意的是,越南方面在宣传中,终于正式承认了当年中国派出了30万解放军加入抗美援越的历史事件。
紧接着,越南又邀请中国参与9月2日的国庆阅兵,连续不断递出的善意 signals,明显展现出越南想要拉近与中国的关系,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的深度合作。
越南的战略抉择背后,离不开眼下国际形势的变动。在中美角力的大背景下,越南以往多采用经济依靠中国、保障安全偏向美国的策略。
不过,最近越南的态度有些微妙的调整,虽然和美国在经济合作上签了些协议,比如关税方面的安排,但在安全问题上,越南却逐渐向中国靠得更近了。
这次陆军联训趁着这个背景进行的,越南挑在广西跟中国合作,而没选其他国家,一看就知道他们在安全方面更愿意跟邻近的中国打成一片,建立起信任来。
这选择可不是凑巧的,跟美国比起来,中国离得更近,文化习惯也更接近,双方的合作基础也更稳妥。
越南也明白,跟中国在安全方面搞合作,不光能缓解国内的政治压力,还能稳住边境局势,推动经济的稳步发展。
越南国内的这些变化,也为中越合作提供了条件。近些年,越南在推动一连串的内部改革,比如说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基础设施的升级,都是在为合作打基础。
像越南现在正在筹备南北高铁项目,土地征收和规划方面的工作也在加紧进行。这些改革让国家的管理效率提升不少,也为对外合作开拓出更多的空间。
越南陆军近几年在装备升级上头挺大的功夫,虽然买了一些韩国的二手设备,但其实中国在东南亚这块的实战经验和装备体系,可能更符合越南的实际需要。
随着两边军事交流越来越紧密,越南或许会考虑跟中国在武器采购和技术合作上搭上关系,像巴基斯坦跟中国合作那样的模式,说不定能给越南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