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半导体主要上市企业
意昂体育介绍
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半导体主要上市企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和国内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中国半导体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以下是对国内主要半导体上市公司的全面梳理,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环节,结合最新行业动态分析其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

一、芯片设计领域头部企业1. 华为海思(未上市)虽然未直接上市,但作为中国最大IC设计公司,其麒麟系列处理器和巴龙基带芯片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受美国制裁影响,海思正加速向14nm及以下制程突破,2025年最新消息显示其联合中芯国际完成7nm工艺验证。2. 韦尔股份(603501)全球前三的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2025年豪威科技推出0.56μm超小像素技术,手机摄像头市场份额提升至25%。其车载CIS产品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供应链,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2%。3. 兆易创新(603986)NOR Flash全球市占率第三,2025年量产50nm制程1Gb产品。DRAM业务进展显著,长鑫存储代工的19nm DDR4芯片已用于国产PC。最新财报显示存储器业务营收占比达78%。4. 卓胜微(300782)射频前端芯片龙头,5G Sub-6GHz L-PAMiD模组打破海外垄断。2025年6月公告获得三星年度最佳供应商奖,毫米波产品进入OPPO旗舰机供应链。

二、晶圆制造核心力量1. 中芯国际(688981)中国大陆最大代工厂,2025年Q2财报显示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贡献85%营收,但7nm工艺良率已提升至75%。北京、上海新建的12英寸晶圆厂将于2026年投产,月产能增加10万片。2. 华虹半导体(01347.HK)特色工艺领导者,90nm BCD工艺全球领先。2025年无锡二期项目投产,聚焦车规级MCU和功率器件,与比亚迪半导体达成长期合作协议。3. 士兰微(600460)IDM模式代表企业,厦门12英寸产线2025年月产能达4万片,其IGBT模块批量供货光伏逆变器厂商。近期宣布与理想汽车共建碳化硅器件联合实验室。 三、封装测试领军企业1. 长电科技(600584)全球第三大封测厂,2025年开发出3D SoIC封装技术,XDFOI™ Chiplet方案用于华为AI芯片。上半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0%。2. 通富微电(002156)AMD主要封测合作伙伴,2025年建成2.5D/3D先进封装产线。最新财报显示5nm芯片封测良率超99.95%,合肥工厂获英伟达追加订单。

3. 华天科技(002185)昆山基地TSV-CIS封装技术领先,2025年宣布投资50亿元建设晶圆级封装产线。指纹识别芯片封装市占率保持全球第一。四、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关键供应商1. 北方华创(002371)国内唯一覆盖刻蚀、薄膜、清洗设备的平台型企业,2025年14nm刻蚀机通过中芯国际验证。其碳化硅长晶设备出货量同比翻倍。2. 中微公司(688012)刻蚀设备技术达5nm节点,2025年推出首台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设备,用于Mini LED量产。上半年新增订单同比增长67%。3. 沪硅产业(688126)300mm大硅片国产化先锋,2025年月产能突破60万片,逻辑芯片用硅片已导入台积电南京厂。最新研发的SOI硅片打破法国Soitec垄断。4. 雅克科技(002409)光刻胶核心材料供应商,2025年KrF光刻胶通过长江存储认证。其前驱体材料在三星3D NAND产线份额提升至30%。五、功率半导体与第三代半导体新锐1. 时代电气(688187)轨道交通IGBT龙头,2025年车规级模块装机量突破200万只。其碳化硅产线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的85%。2. 三安光电(600703)化合物半导体全产业链布局,2025年6月宣布120亿元扩建湖北三安GaN产线。苹果已测试其Mini LED芯片用于下一代iPad Pro。3. 斯达半导(603290)IGBT模块市占率全球第六,2025年推出车规级SiC模块,与蔚来ET9达成定点合作。工业控制领域营收占比首次超过新能源车。六、行业最新动态与政策影响2025年6月,国务院印发《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超50%。受此推动:- 拓荆科技(688072)PECVD设备获长江存储追加订单- 华海清科(688120)CMP设备市占率突破20%- 晶瑞电材(300655)EUV光刻胶完成实验室阶段验证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最新出口管制清单影响部分企业:- 寒武纪(688256)云端AI芯片代工转单至华虹- 龙芯中科(688047)3A6000处理器采用中芯国际N+2工艺

七、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1. 结构性机会:成熟制程(40nm及以上)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设备材料环节替代空间超千亿。2. 技术瓶颈:EUV光刻机、5nm以下工艺、先进封装材料仍依赖进口。3. 市场波动:2025年Q2行业平均PE达45倍,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随着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物联网设备需求爆发,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正从"国产替代"向"技术创新"转型。未来3年,在政策、资本、市场需求三重驱动下,头部企业有望在全球价值链中持续攀升。投资者需重点关注技术研发投入占比(当前行业平均12.5%)及客户结构多元化程度等关键指标。